科学普及

联系方式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南屏东路16号

电话: 024- 24696181 | 邮箱:jsjxh@jsjxh.org

辽宁省计算机学会官方公众号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

日本科普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6-21
 

【导读】日本作为我们国家的邻国,其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国近年来正在逐步加大对科普工作的重视,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也许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日本科普政策的演变及作用

(一)20世纪中叶,重视国民科学教育时期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发布了一系列与理科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要点等,把对国民进行科学教育作为这一阶段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重点。尤其是强调中小学阶段的理科教育和数学教育。1958年,日本科学技术厅发布了《科学技术白皮书》。白皮书总结了日本当时的科技发展现状,指出应加强对国民的科学知识普及,要大力从政策层面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白皮书在“国民科学教育”这一部分指出,数学以及理科教育非常重要。当时在日本的数学和理科教育中,实验和实践环节很薄弱,白皮书力求扩大和充实孩子们在学校之外受教育的机会;要求积极开展面向青少年、成年人的科普活动,并开展以农民为对象的改善生活的科普活动,以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此外,鼓励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力量投入科普事业。1959年,日本进一步设置科学技术会议,出台《科学技术会议设置法》。

为了让公众加深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兴趣,1960年,日本设立了“科学技术周”,规定每年开展为期一周的“科学技术周”活动。科技周期间,举办以下几类活动:

(1)全国的科技馆、博物馆、文化教育中心及专业性科技馆都面向广大公众开放,对中小学生还实行免费或优惠。

(2)各类研究所面向社会开放,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向广大公众进行宣传普及。

(3)举办各种讲座、演讲、发明发表会、表彰会、科技电影会等。

1960年,日本还开展科技电影节活动,征集日本国内该年度科技影视作品,经过评选设置奖项,并以放映的形式进行科普宣传。

(二)20世纪后半叶,缓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张力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些问题,引起人们对环境资源等问题的关心。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科普概念、科普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注重“增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改变过去单纯普及科学知识的做法,而更注重增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以改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1986年发布的《科学技术白皮书》中强调增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的重要性,强调在探索有用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加强科学体验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从童年时代起就进行科学体验,通过向自然以及他人学习,来提升发展科学技术的动力。实际上明确了科普场馆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促进科学教育方面,日本积极借鉴美国“2061计划”,开始改革学校课程、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从1989年起每年通过文部省编辑出版《教育白皮书》,使全体国民更好地了解和关心本国的文教政策和文教事业。此外,积极促进《理科教育设备基准》的修订、丰富和修正实验器材计划等工作,为促进儿童的科学体验性学习活动,对科学中心的设立给予资金补助。1996年,日本指定了10个市、镇作为“科学技术·理科教育”的发展模范地区,并研究制定了相关政策,让儿童接触到先进科技,激发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理科的兴趣,以进一步丰富理科教育。

日本除了以往发布的《教育白皮书》《科技白皮书》外,在1995年还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并基于该法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日本政府以及民间团体等都积极致力于发展科普事业,20世纪后期,日本逐步形成了一个课堂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政府与团体互相关联、有机配合的科普教育体系。通过政策引导,日本逐渐形成了由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团体等共同合作的科普模式。

(三)进入21世纪,促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信赖和参与

2001年,日本通过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1-2005),提出要构建社会参与科技活动的渠道,主要通过两大方面的政策,一是促进科学技术学习,二是构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渠道。2006年的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指出“研究人员在与公民对话的同时推进科学拓展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研究人员等与市民获得关于公民的需求的共识的双向传播活动。”

科学技术白皮书进一步强调了增进公众对科技理解的重要性:“科技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为实现日本科技进步,利用各种机会唤起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和关注,增进他们对科技的认识,这一点极为重要。公众理解科学是支撑科技创新立国的社会基础,不可或缺。”

2001年以来,文部科学省发布的《文部科学白皮书》把科普作为重要的手段,对科普措施进行详尽的解释。明确指出科普的作用:一是增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二是获得国民对科学技术的信赖。此外,文部科学省自1999年起,发行《儿童科学技术白皮书》,并分发到全国各地的教育委员会、县立图书馆、科学馆和综合博物馆。

二、日本科普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一)科普理念与时俱进,在不同时期发挥科普的重要作用

日本科普政策的演变最主要是体现在理念的改变上,日本的科普政策经历了一定的演变过程,由20世纪中叶强调面向公众的科学知识普及,到20世纪后期的“促进科学技术的理解”,提出要通过各种机会唤起青少年和所有国民对科学的兴趣和关注,要增进国民对科技的认识,公众理解科学是支撑科技创新立国的基本的社会基础。

进入到21世纪,日本的科普政策发生新的转变,提出要深化科技创新与社会的关系,即与各利益相关者一起进行对话与合作。在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与社会中的各利害相关方进行对话与合作。推动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创”科普合作模式,向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建议及应对道德、法制和社会性问题的举措,实施确保研究公正性的举措。日本科普政策的总体方针是与时俱进,适时改变科普理念,有效缓解科技与社会的张力,发挥科普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

(二)重视媒介在科学家与公众沟通中的作用

1958年首次出版的《科学技术白皮书》中,指出在国民的科学教育中“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媒体”来进行科普;同年,社会教育审议会发布了《电视学校放送节目以及社会教育·教养节目相关的中间试行方案》。1960年,日本设立科技电影节;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机构(JST)还设立了科学频道,通过有线电视和CS广播系统播放,在科普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多方合作的科普协作机制

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在日本的科普政策实践中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政府是日本科普政策的制定者和资金提供者。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等科普事业的主要实施和推动者;学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普活动中提供专家和专业知识,企业在资金、科技成果展示等方面提供支持,媒体在专家和公众之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沟通和中介作用,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也在很大程度上营造了科普的良好氛围。这种环环相扣的合作机制在社会上营造了良好的科普的氛围,推动了日本科普事业的发展。

 

(文档来源:中国科普研究所网站。作者:郑念、诸葛蔚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