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

联系方式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南屏东路16号

电话: 024- 24696181 | 邮箱:jsjxh@jsjxh.org

辽宁省计算机学会官方公众号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

科普有声书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21
 

中国科学院大学 陈思睿

 

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使科学传播路径渐趋多元化,科普有声书是众多形式中存在时间较久、受众关注度较强的一种。本文选择喜马拉雅平台中的科普有声书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因为喜马拉雅是目前受众量较大、在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听书平台,另一方面是其优质内容资源和精良设计架构培育了较好的用户忠诚度。以此为出发点可让研究结论更具普遍性。

1 科普有声书的主要特征

1.1 以科技话题为核,以趣味科普为壳

在喜马拉雅科普有声书分类中,多数频道关注前沿科技话题。平台将一个个严肃、重大的议题包装得轻松幽默,更贴近受众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角度。除此之外,生活中的科技问题也被视作讲述的重要环节,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果壳网的一些尝试。在运营中,果壳大致将频道分为谣言粉碎机、拍案惊奇、科学人等几个栏目。谣言粉碎机主要针对一些日常科普误区展开辟谣,拍案惊奇针对若干新奇科学动态,科学人则是对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解答。在运营过程中,不同方向、深度的话题被整合分类,最终达到了场景化引导效果。在内容实质与外在形态对比性凸显之后,听众也将被引入其中,逐渐养成科普视听习惯。

1.2 朗诵者讲述富有特色,科学话题立体呈现

在“2049科学联播”栏目中,主持人普通话并不十分标准,但正是这种带有日常色彩的“侃书”方式,让一个个理性、冷静且貌似遥不可及的科学话题被赋予了人情味。在不同风格声音启发下,听众有望对科学产生更多的认识角度和更浓厚的收听兴趣,同时科学知识也在这一过程呈现出了更多样化的延展空间。很多科普有声书有着直观状态下较为严谨的主题选择和逻辑架构,比如由“张老三发现的生活”更新的“跟我作死一读:费曼物理学讲义”就将每一章的题目起得比较规范,“转动”“矢量”“动量守恒”等术语被加以运用。笔者认为,个性化讲述与专业化表达或存在矛盾,但这种矛盾在专业人士、负责任的平台和有操守的社会把关人(读者)的共同守望下有望被调和。

1.3 不同学科背景的多元联动,知识、创意与

商业化的复合体科普有声书因其主讲人学科背景差异、受众个性化需求不同等原因,存在比较多元的科技知识讲解。这种差别具体表现为频道与频道间主题差异、频道内部不同时段推送差异等。这些或细琐或大而化之的分类方式,让科学传递的原始内涵得到了拓展,形成了有声书排布场域中针对性强、特征鲜明且照顾面广的解读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平台维护更新、约请知名主讲人入驻平台及与同类型平台竞争中的广告投放都需要资金。这也决定了科普有声书并非完全免费,某些频道会提供试读时间,由听众判定是否消费。平台营造的创意营销氛围和对商品轻松、活泼的包装方式让这一过程显得饶有趣味。比如李开复播讲的有声书宣传主页就被嵌入了其与王力宏展开的“空降”对话,这也使消费者在积极购买的基础上学习到更多科学知识。

2 科普有声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分类盲目混乱,内容鱼龙混杂

科学是人类探知、认识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认识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将其运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工具。而在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平台推介中,好像什么都和科学、科技有了一定关联,如手机促销信息、理财投资讲座和对综合事件的“酷口”评论等。将它们算作“科普”有时易误导听众对科技本质的理解。科学传播的动机是让公众更加贴近科学,形成二者良好沟通、互动的互联渠道,从而在涉及科学知识的宏观决策中更好地考虑民众实际需求,提升公民科学素养。这也决定了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一定盈利考量,但绝不能以盈利目的为主。在喜马拉雅科普频道中,某些企业的身影赫然在列,而与其相关的内容显然不能十分到位地传递科学知识,更不能进一步渗透知识背后蕴藏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动机。

2.2 宣传投放不到位,存在“不点击、不知情”现象

现行科普有声书广告投放量较少,营销氛围的缺失导致“领域内”与“领域外”之间出现了封闭层。其弊端十分显著:这种环状结构是对外围人群的一种排斥,当成熟、成体系的交流层已经形成时,领域外人士或新近加入听众势必会面临某种使其难以靠近的排斥力。这使得对刚刚涉猎科学内容、想要在该领域一探究竟的听众而言,合适的引导路径比较缺乏,只能在平台提供的初级辅助功能下缓缓开启科学之门;对那些对科学内容尚不甚了解的科学传播潜在击破对象而言,并没有过多方式让他们知悉科学内容的重要和趣味性,难以培养新人、挖掘潜在用户。

更让人费解的是,除本领域广告十分稀少外,在进入有声书页面后听众还会看到某些与科学内容几乎没有关联的插入广告,这会使用户在浏览、点击过程中分散注意力,无暇全情投入对科学知识的学习。

2.3 媒介形态窄化、专业门槛有时过高

随着媒介融合进一步深化,对媒介外在形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有声书而言,这种产品曾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介形态出现,但不能否认因其缺少与其余媒体互动而略显陈旧。近两年,部分有声书勇于拓宽渠道,实现了多元化的经营和呈现。如“凯叔讲故事”通过微信、微博、喜马拉雅、爱奇艺视频等平台实现了跨屏传播,并衍生出故事机、绘本等产品。然而科普有声书却缺乏在不同平台上的形式拓展。除此之外,其还存在专业门槛较高,未将专业知识进行良好的普及化范式转化的问题。比如《电工基础》一书的章节分类几乎与课本如出一辙,最新几期的讲述内容分别为“电路”“电流”“电压与电位”,这种过于专业的表达方式难以使业余爱好者对其产生亲切感。

3 科普有声书的发展建议

3.1 对著作权问题应引起重视

对科普有声书而言,需要注意的是书籍本身为原创还是简单的“搬运”作品,笔者认为,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一方面涉及版权保护,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品本身是否具有时代特色与新媒体特征,尤其是部分“楼主”在进行搬运过程中不加区别地传播过时内容,这无疑降低了有声书在普及科学知识时动态和前沿两点要求。笔者认为,首先平台应对有声书搬运进行版权规制,力求遏制毫无出处、没有标明责权归属的作品在平台中“野蛮生长”,在此过程中可要求上传者提供较为明确的版权证明、建立专业的版权服务机构负责接洽上传者与原作者、进行版权购买,或立即下架无法兑现版权付费承诺的产品等。虽然我国《著作权法》对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制品有版权和报酬规定,但我国有声版权还没有作为普遍附属版权出让,因此具体从事有声读物的公司很难区分要录制作品的版权在文字稿件著作权人还是在出版公司,同时播讲人是否受版权保护也是个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平台有必要担负起自觉义务。

其次,上传者应养成重视版权习惯,因为版权保护并非“独善其身”,而是一个涉及庞大群体利益的知识产权问题。作品上传者应该有明确的“权利”意识,要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充当优质内容上传者,而不能潜伏在“UGC”洪流中不加节制地上传。作为原创科普有声书版权方,则应重点对知名有声书平台进行监管,实时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

3.2 严格划定科普类目,强化优质内容供给

虽然外在因素因时而变,但时代发展与媒介形态的不断演化日益证明,只有优质的内容供给才是使媒体产品长盛不衰的“活力剂”。对科普有声书而言,不仅要追求存在一部分内容且仍不断更新,更要对内容的审选筛查提上日程,明确什么是“科学”和“科技”,对如何“普及”、和听众互动进行更加深刻的研究。对前者而言,科学知识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虽然和生活有关的科学内容对不少爱好者而言只是日常调剂,但从深层意义来讲,对科学本质的深入理解和科学、理性思考的思辨习惯也正是靠点滴积累养成的。因此,优质的科学内容势必以拒绝伪科学作为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可将趣味性与内容本身相结合,但仍要处理好趣味性和严肃性二者的辩证关系,防止打着“趣味”的幌子宣传毫无意义的信息。

笔者建议在改编听力文本过程中,尽量以有一定影响力和认可度的原著为蓝本,拒绝过于随意性和个人化的发挥,从而让科学知识的讲述增加明确性、权威性。其次,应成立专门的科普专栏专家组,像学术期刊编辑一样,给科普内容传播制定一定的“门槛”,确保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由用户主导轻易进行投放。最后,目前许多知识的讲解还停留在初级内容上,而某些与科学有关的内容其实已经让渡到了精神、动机层面,如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等,这些内容的讲解一方面可视作普及科学的工具,一方面其本身也可作为更具文学价值和文艺表达属性的被普及内容,深化有声书表达内涵。

3.3 进一步增加广告投放,将优质产品与成熟

宣传模式相结合纵观科普有声书发展,其广告投放量的稀少和投放策略的窄化不仅让读物本身缺少关注,更让载体承载的科学内容和科学精神难以获得很好的传达。前者带来的可能只是盈利受限,后者却直接导致科学氛围和科学场景在“听觉感官”这一层面上没有被很好地营造起来。前者和后者相互刺激,导致制作公司无心经营、对科普有声书投入日益式微的恶性循环,最终使“知沟”出现。

破解这种迷局的思路为: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从生产方、平台方以及平台内各层级逐个击破。前者更强调在整体上完善有声书产业规划,从宏观市场管理、有声读物的总体发展上健全其生产、发行以及宣传各环节,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广告的投放经费来自于产品本身的经济效益和获得社会效益后的市场口碑变现,无论何种有声书都难以独善其身。因此在不同类型的产品投放和产业布局过程中,制作方也尽量不要将有声产品间塑造为互相竞价、排斥的关系,而是让它们彼此联动、促进,为整体的广告宣传收支打开出口。从平台角度而言,运营方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公益性广告拓展,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科普有声读物规划。平台需要警醒的问题是:有声书产业从根本而言是一种文化产业,而科普所代表的科学文化更是同时代发展并行的一种人文哲思。平台应有倾向地平衡广告投放,将盈利与社会效益进行兼顾。最后则要注意在平台内各层级进行引导,打通频道、主讲人、主题等造成的生硬区分,让读者有机会举一反三,考察科学文化的多面性和多维度。

3.4 布局全媒体产业链,让内容更接地气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媒介载体演化出更加多元化的形态,科普有声书也应拓展投放平台和产品表现形式,让单一的声音传递过程延伸为由听觉引领、多感官并用的综合体验。笔者认为,在这方面科普有声书进行的尝试与投入是应多于其余类型有声书的,如果探讨科技的媒体产品却不具备用科技来丰富外在形态的能力,实在难以让人信服;其次,科普有声书探讨的主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专业性限制,多媒体平台的使用带来更丰富的传播技巧,将促使科学内容被进一步通俗化表达。

现有的科普有声书还存在专业门槛过高问题,这类读物并不能真正传播科学,只是做到了讲述科学。这种现象的出发动机其实是比较积极的,但专业科学人士与业余爱好者有着本质差别,高度专业的知识背景和对学科领域长时间的深度积累,让他们理解科学内容的角度与普通人难以等同。因此从源头而言,建议有声书平台聘请专业科普人士以及有学科背景的科普作家等进行把关。在传播、推广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作者—平台—用户三方反馈机制,用户可对收听内容进行针对性评价,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第一时间传达给平台及作者,促使有声产品改进。最后则需要进一步开发多元形态的科普有声书及周边产品,如含有AR、VR的可视化产品、互联网有声空间和有声书营销、反馈的线上社群等,笔者将缺少新媒体应用与高度专业化两者放在一同论述也是为说明这一问题:如想削减后者对科普有声书造成的不良影响,必然不能缺少前者的辅助与支撑。想必这也是很多科普性质产品在当下都必须作出的调整。

 

(文档来源:《科技与出版》2018年第9期。)